咳嗽是人體呼吸道最常見的症狀表現,屬人體自我防禦功能,是一種将呼吸道中的細菌、病毒、炎性分泌物、痰液等排出體外的過程。
中醫将咳嗽分為風寒、風熱、痰濕、痰熱、肺陰虛等常見類型,每個類型的咳嗽養生食療方法都有所不同,中醫治療也必須辯證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風寒咳嗽
一般表現:痰白稀薄、咽喉發癢,常伴有怕風怕冷、伴鼻塞、流清涕噴嚏、舌苔薄白、脈浮緊等症狀。
治療方法:采用宣肺解表、祛風散寒的方法止咳。中成藥可以選擇通宣理肺丸或者風寒咳嗽丸、小青龍合劑等;日常可以用姜、大蒜、蔥白煮水服用,有宣肺解表、祛風散寒的作用;忌生冷寒涼肥膩等食物。
食療方:取生姜6克,蘇葉6克,杏仁10克,加适量水煎煮15分鐘左右,去渣取汁,可調入少許蜂蜜,分次溫服。
風熱或痰熱咳嗽
一般表現:咽喉疼痛、鼻涕黃稠、痰色黃稠、咽幹口渴、舌紅苔黃、脈浮數等症狀。
治療方法:采用疏風散熱、宣肺止咳的方法。中成藥可選擇使用銀翹解毒丸、川貝枇杷露、急支糖漿、蛇膽川貝液等;日常可以泡薄荷、羅漢果、胖大海、菊花等藥材飲用;飲食上忌肥腥油膩辛辣等食品。
食療方:取梨子一個,桔梗8克,川貝5克,共同水煎約10分鐘,去渣取汁,加入冰糖,即可服用。
痰濕咳嗽
一般表現:多表現為痰多、痰白稀,多伴有消化不良、惡心嘔吐、胸脘脹悶、身重倦怠、苔白膩、脈濡等。
治療方法:采用健脾燥濕、祛痰止咳等方法。中成藥可以選用二陳丸、陳夏六君丸、橘紅丸等;日常可以用橘紅、陳皮、茯苓、佛手等藥材泡水或者制作藥膳;日常注意顧護脾胃,忌服用生冷肥膩。
食療方:取白蘿蔔、蔥白、生姜、陳皮各适量,先将蘿蔔煮熟,再放入蔥白、生姜、陳皮,再煮五分鐘,連渣一次服用。
肺陰虛咳嗽
一般表現:幹咳少痰、咽幹舌燥、痰中帶血、聲音嘶啞、常有形體消瘦、潮熱、盜汗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等。
治療方法:采用養陰潤燥、化痰止咳等方法治療。中成藥可選用養陰清肺丸、雪梨膏、百合固金丸等治療;飲食宜清淡滋潤,比如雪梨、麥冬、沙參、玉竹等,忌辛辣動火食品。
食療方:取白木耳一個,泡發備用,取百合10克,麥冬10克,加水煮約半小時,後放入白木耳,繼續煮十分鐘,加适量冰糖調服。
氣虛咳嗽
一般表現:表現為咳嗽反複不停、痰白而稀、面色蒼白、抵抗力差、怕冷怕風、氣短、舌淡白。
治療方法:采用補氣養肺、祛風止咳等方法治療。中成藥可選用玉屏風顆粒、補中益氣丸等治療;飲食忌生冷寒涼食品。
食療方:取粳米适量、黃芪15克、白術10克、防風6克、先煮藥材,濾渣取汁,用藥水煮至粥成。